首页 >> 新闻公告 >> 信息公开 >> 详细内容
新闻公告
 
信息公开 >> 正文
2020年适应社会需求能力自评报告
日期:2021-11-22 23:24:53  发布人:xmxcdzb  浏览量:976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全面提高高等职业院校适应社会需求能力和水平,根据国务院教育督导委员会颁发的《高等职业院校适应社会需求能力评估暂行办法》(国教督办〔20163号)、《国务院教育督导委员会办公室关于开展2020年全国职业院校评估工作的通知》(国教督办函〔202025号)以及《福建省教育厅办公室关于做好2020年职业院校评估工作的通知》(闽教办职成〔20209)等文件精神,为全面掌握学校办学情况,充分体现学校办学的主体作用,加强内涵建设,促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更好地服务地方经济发展,厦门兴才职业技术学院重点围绕办学基础能力、师资队伍建设、专业建设、学生发展、社会服务能力等五方面,对学校适应社会需求能力开展了自我评估,现将自评情况报告如下:

一、办学基础能力

1.学校概况

厦门兴才职业技术学院是2005年经福建省人民政府正式批准、教育部备案,具有独立颁发国家学历文凭资格的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学校位于厦门市集美文教区(厦门软件园三期核心区内)。学校以全日制高等职业教育为主,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相结合、全日制教育与继续教育相结合。同时,面向社会积极开展各种类型的职业技能培训和职业资格鉴定。2018年学校通过“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二轮评估”。

学校秉承“厚德精技”的校训,坚持“以德为先、以生为本、特色兴校、质量强校” 办学理念,以适应高职教育发展新常态为理念,科学设计学校办学定位和发展目标;以融入厦门软件园三期建设为契


机,为学校事业发展赢得时间和空间;以德育为先导,加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增强针对性、提高时效性;以培养创新创业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推进素质教育;以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为切入点,全面提升高职人才培养质量;以科研和技术服务为手段,促进办学质量与效益的提高;以专业建设为抓手,将学校办成特色鲜明、优势凸显的高职教育基地。

学校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的高等职业教育办学方向,培养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一线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和创新创业型人才。把学校建设成立足厦门,辐射海峡西岸经济区,重点服务中小微企业,融入厦门软件园三期的“产、学、研”一体化高等职业教育基地,办学水平处于省内同类院校前列的民办高等职业教育特色强校。

2.办学经费收入

学校不断加强资金管理,持续提升资金使用绩效,保证了学校持续稳定健康发展,为学校人才培养中心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3.教学仪器设备

学校注重改善教学条件,不断完善基础设施配置,主动适应行业企业发展需求,建设面向行业、企业岗位能力需求的实训场所,教学仪器设备总值不断增加。同时学校不断加强教学仪器设备的管理,逐步完善了“统筹使用,归口管理,分级负责,责任到人”的管理机制,建立健全了各类管理制度。2019年度产权教学、科研仪器设备资产总值3781万元,新增产权教学仪器设备值为588.91万元。

4.教学及辅助、行政办公用房面积

近年来学校对学生宿舍、实验实训室、教室以及行政用房等分批进行改造升级,不断改善校舍条件,能够保障各项教学任务的实施。学校下一步将继续加大投入,不断增加实训场所面积。

5.信息化教学条件

学校高度重视校园信息化建设,致力打造教学、学习、管理、服务、生活一体化智慧校园建设。目前,校园网络信息点1850个,校园网络运行安全、稳定、可靠。学校于2018年启动“智慧校园”的开发工作,构建一个智能、创新、开放的集教学、科研、管理和校园服务为一体的综合信息服务平台,实现了统一门户入口、统一身份认证、统一数据管理,打通教务系统、人事系统、学工系统、迎新报到系统、资产管理系统、OA系统等应用系统的信息壁垒和数据孤岛,实现了数据共享,开发了“智慧兴才APP”和“i兴才”,实现了移动端办公、各类查询、资源推送等服务。2019年,完成了25间智慧多媒体教室的升级改造,升级后的智慧多媒体教室丰富了教学手段,扩充了教学资源,更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完成了4间锐捷云机房的建设工作,云机房建设是适应新时代信息化建设的重要举措,极大改善了我校信息化教学条件。下一步学校将持续增加投入,搭建网络教学平台和网络课程资源,为实现信息化教学改革提供技术支持、平台保障和网络课程资源支撑。

二、师资队伍建设

学校始终把师资队伍建设作为保障人才培养水平的基础工作来抓,大力推进师资队伍建设,通过内培外引、多措并举的方式,不断优化师资队伍结构,提升师资队伍整体水平。一是对符合条件的专业带头人,学校提供具有竞争力的薪酬待遇;二是对符合条件的优秀骨干教师,在学术活动和进修培训方面予以较大的经费支持;三是对经学校认定的紧缺和重点专业教师,按照专业和岗位类别予以不同等级的特殊津贴;四是实施以突出业绩为主的分配制度改革,根据岗位职责和工作要求,把工作业绩与岗位津贴、职务聘任、目标考核挂钩,实现津贴分配向教学和管理骨干合理倾斜。

1.专任教师规模与结构

2019年学校教职工总数为403人,专任教师272人,其中专业教师245人,双师型教师221人,省级教学名师1人,省级专业带头人2人。具有高级职称教师占比达25%;具有研究生学历教师占比达42.13%;具有双师素质教师占比达81.25%

 2018-2019学年专任教师结构分布

校内专任教师

年龄结构

专业技术职务结构

学历结构

35岁及以下

36-45

46-60

61岁及以上

高级

中级

初级

其它

博士研究生

硕士研究生

大学

人数

137

79

41

15

68

106

70

28

6

76

190

比例

50.37%

29.04%

15.07%

5.51%

25%

38.97%

25.74%

10.29%

2.21%

27.94%

69.85%

数据来源:厦门兴才职业技术学院2018-2019学年人才培养工作状态数据采集平台统计

学校教师总量基本上能够满足人才培养需求,但一些热门专业的师资相对紧张。今后学校将加大人才引进与培养力度,构建分层分类培养体系,深化进人用人制度改革,建立健全教学名师、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培养机制,实施教师的动态管理,形成了优胜劣汰的专、兼职教师成长管理机制,使得学校教师队伍建设和发展有规可依、有章可循。

2.“双师型”教师培训

2019年,学校继续强化落实各类“双师型”教师培训项目,通过入职培训、学历提升、企业实践锻炼、课改、教改培训等多种渠道,着力提升教师的专业技能层次与实践教学水平;通过实施“一师一企”制度,鼓励和推动教师下企业锻炼,提高教师实践锻炼工作的质量与效果。2019年,学校共组织教师外出参加业务培训153人次,培训经费支出213239.86万元。

3.兼职教师队伍建设

学校制定了兼职教师聘用与管理制度,充分挖掘校企合作单位的师资资源。2018学年共有87名兼职教师参与了我校教学任务,完成了10901学时的教学任务,基本满足了专业建设和课程教学需求。兼职教师与校内专任教师形成了优势互补,对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发挥了积极作用。今后学校将建立兼职教师人才库,完善兼职教师聘用与管理办法,根据产业需求,对人才库进行实时更新、动态调整,打造一支专兼结合的“双师”团队。

三、专业建设

1.人才培养模式

学校坚持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校企“一体化”协同育人,积极推进订单培养、现代学徒制培养、二元制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根据生源差异性,实施分类培养。针对扩招100万政策出现的新型生源不同特征,差异化制定招生、教学、实训、管理、就业等工作制度,按照上级主管部门提出的标准不降,模式多元,学制灵活的基本原则,分类编制和实施人才培养方案,保证人才培养质量。同时为满足学生多样化学习和发展需求,依据《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国发〔20194号)和《教育部关于推进高等教育学分认定和转换工作的意见》(教改〔20163号)文件精神,制定了《厦门兴才职业技术学院学分认定与转换管理办法(试行)》,为学生搭建了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学习成果转换的立交桥,加强学生个性化培养,让每位学生都有机会出彩。

2.课程体系设置

近年来,学校加强人才培养方案研究与制定,积极推进课程建设与改革。统一了公共基础课程的的设置,加强了学生基础文化素质、职业道德、就业能力等的培养;按照专业(群)发展的定位,建立具有自身特点的岗位能力核心课程。

2018-2019学年,学校共开设课程总数为478门,开设情况如下:

课程性质

纯理论课(A类)

理论+实践(B类)

实践课(C类)

课程门数

86

295

97

占比

18%

61.71%

20.29%

3.校内外实践教学

按照“集中投入、专业管理、开放共享”的模式,建设完善公共基础实训平台、专业实训平台、创新创业实训平台。积极引进企业参与合作建设专业实训室,如北京华晟经世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与我校共建9间通信专业实训室,并在2019年底前完成移动互联网实训室、大数据实训室、云计算实训室的建设。目前校外实习实训基地数113个,校内实训室100个,其中国家财政支持实习基地1个,校内实践教学工位数为6413个, 2018学年学生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实训合计190690人时。

学校实践教学严格遵守相关的规章制度,建立三级联动的教学实验室安全管理责任体系,将安全意识、安全措施落实到位,全年未发生安全责任事故。

完善了学生实习管理制度体系,搭建了实习管理平台,加强了实习的教学痕迹和质量监控,实现了学校三级对实习学生的协同管理,维护和保证了学生的合法权益,有效促进了实习考核科学化、实习管理教学化。

4.校企合作

坚持工学结合,巩固校企合作成果,整体推进校企深度融合项目。与北京华晟经世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中兴通讯教育合作中心授权运营单位)共建厦门兴才-中兴通讯信息学院,签订专业建设运营服务协议,在原有通信技术专业的基础上新增合作专业移动应用开发专业。合作专业在校学生数291人,企业与我校共建9间通信专业实训室,并在12月底前完成移动互联网实训室、大数据实训室、云计算实训室的建设。与“福建省土木工程建筑行业协会”建立校企合作,双方将在人才培养方案制定、二元制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构建、实训体系构建、师资互训等方面加强合作。与厦门众冠捷管理咨询有限公司共同合作成立“菁英成长班”,为校企深度合作搭建了良好的平台,依托这个平台,学校将进一步加快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教学模式、教学管理等方面的改革步伐。与北华博鳌体育投资(北京)有限公司成功签署社会体育专业(体能训练、运动康复)订单培养班合作协议。博鳌体育订单班除全程参与社体专业的教学、管理和学生就业外,还将定期组织国内著名专家对社体专业的学生进行集中培训、考核,符合条件的学生发放《健身教练》、《运动康复师》、《体能训练师》、《少儿体能训练师》等国家级资格证书,为学生充分就业奠定良好的基础。

截止2019年底,学校已入选福建省、厦门市现代学徒制试点专业各1个,学校将认真总结现代学徒制办学经验,以产教融合、校企协同育人机制为抓手,加强与规模企业合作,实现校企学三方共赢。

四、学生发展

1.招生稳中有长

学校紧紧围绕地方产业发展,全面落实“地区负责人”招生工作机制,改进招生宣传方式,强化招生考核,近三年招生稳中有长。2019年,学校计划招生5473人,录取3015人,学生实际报到2686人,报到率为89%,学生生源主要以省内生源为主,省外生源数录取报到率有大幅提高。

2019年学校不同生源类别的招生情况

生源类别

计划招生数(人)

实际录取数(人)

实际报到数(人)

普通高考(省内)

1946

643

578

高职招考(省内)

948

948

845

普通高考(省外)

1462

414

314

五年专转段

268

268

268

二元制(省内)

219

219

219

高职扩招(省内)

630

523

462

合计

    5473

3015

2686

数据来源:厦门兴才职业技术学院招生办数据统计

2019年我校高职招考录取分数情况表

科类

录取最高分

录取最低分

平均分

省录取切线分

高中类

487

254

334

220

财经类

473

220

329

220

电子信息类

331

226

264

220

计算机类

405

221

293

220

教育类

521

370

421

220

旅游类

321

236

276

220

美术类

431

276

358

220

土建类

366

235

294

220

制造类

295

226

261

220

数据来源:厦门兴才职业技术学院招生办数据统计

2019年我校全国高考统招省内录取分数情况表

科类

录取最高分

录取最低分

平均分

省录取切线分

备注

文史

447

200

305

220

省内民办院校最高可降30

理工

368

204

282

220

数据来源:厦门兴才职业技术学院招生办数据统计

综上,2019年我校招生文理科录取平均分数在全省民办高校中名列前茅。生源质量的保证,是我校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升的基础。

2.技能竞赛再创佳绩。

我校学生在2019年国家级、省级、市级职业技能竞赛中成绩斐然,共获得国赛三等奖1项;省赛三等奖及以上26项,其中一等奖2项,较去年增加5项,提高29分,全省排名第十三名,位列全省民办高职院校第一,竞赛水平又上了一个新台阶。在厦门市2019年高职院校职业技能大赛中,我校成功承办了市场营销等4个市级赛项。同时组队参加了17个赛项的比赛,暂获29个奖项,其中一等奖4个,二等奖14个,三等奖11个,总积分173分,蝉联榜首,学校获市赛“团体一等奖”,并被授予 “突出贡献单位”。

其他各类竞赛表现突出。在号称华人圈历史最悠久的青年创意奖项——第28届时报金犊奖中,我校学子荣获1项校长奖、1项佳作奖、55项优秀作品奖;在中国物流生产力促进中心主办的2019第四届“思念杯”全国供应链大赛(网赛)中,我校学子荣获团体竞赛三等奖;在2019年福建省高校健身气功锦标赛中,我校代表队取得团体总分第六名的好成绩,并且获得2个集体项目二等奖、2个个人项目第二名,2个个人项目第三名,2个个人项目第七名,6名参赛学生均有斩获!在2019年第十二届福建省大学生职业规划大赛中,我校黄秋萍同学的作品《心系童梦,启蒙童真》经过现场激烈角逐,从68所参赛高校的131名学生中脱颖而出,荣获一等奖,指导教师谢美红荣获大赛“优秀指导教师奖”,我校荣获大赛“优秀组织奖”。

3.创新创业

截止2019年底,我校利用校内大学生创新创业孵化基地——兴才智谷(2018年入选厦门市市级众创空间)的有效运作,成功孵化3个大学生创业项目,与厦门市大学生创业促进会携手建成“厦门兴才职业技术学院双创服务站”,与厦门市广东商会青年企业家创业委员会共建青年创业孵化基地。组织960个项目参加中国第五届“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累计参赛学生人数3058,并遴选出5个项目参加省级选拔赛;组织5个项目参加第四届中国(福建)女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其中“爱岗-职业生涯规划小程序”荣获三等奖;组织9个项目参加两岸创新创业邀请赛,其中“智能果园喷药车”荣获三等奖;组织17个项目参加集美区两岸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其中“云扬共享健身”荣获二等奖,“三太子”和“高校助手”荣获三等奖。

4.双证书制度稳定推进

学校重视学生的职业技能培养,积极推行双证书制度,将职业资格证书融入课程体系,实现了课证融通;把职业资格证书纳入人才培养规格,作为衡量毕业的条件之一。2019年毕业生获得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及职业资格证书(中、高级)1219,大大提高了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

5.就业情况

学校坚持以“以就业为导向,为学生可持续发展服务”的就业工作指导思想,将就业创业教育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为学生提供全程、全员、全方位的就业服务,为地区发展输送技术技能型人才,更好地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助力中小微企业发展。截止到2019831日,我校20191650位毕业生的总体就业人数为1627人,就业率为98.61%,各专业就业情况见下表。

各专业就业情况

专业

人数

就业人数

就业率(%

金融管理

40

39

97.5

财务管理

73

72

98.63

会计

82

80

97.56

工商企业管理

51

50

98.04

市场营销

45

41

91.11

汽车营销与服务

42

41

97.62

电子商务

54

51

94.44

物流管理

55

55

100

酒店管理

51

49

96.08

商务英语

59

59

100

机械制造与自动化

18

18

100

数控技术

27

27

100

机电一体化技术

75

75

100

计算机应用技术

154

154

100

通信技术

159

157

98.74

建筑室内设计

170

170

100

建设工程管理

95

92

96.84

工程造价

85

83

97.65

市政工程技术

14

14

100

广告设计与制作

83

83

100

服装与服饰设计

8

8

100

动漫设计

51

51

100

数据来源:厦门兴才职业技术学院2018-2019学年人才培养工作状态数据采集平台统计

经过近两年毕业生的就业质量分析,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满意度评价较好,月收入也比去年有所增长。

 就业质量分析表

院校名称

指标

单位

2018

2019

厦门兴才职业技术学院

1

就业率

%

98.6

98.61

2

月收入

2606.69

3277.24

3

理工农医类专业相关度

%

81.15

86.85

4

母校满意度

%

95.33

94.6

5

自主创业比例

1.2

0.06

6

雇主满意度

%

99.69

99.39

7

毕业三年职位晋升比例

%

65

66

数据来源:厦门兴才职业技术学院2018-2019学年人才培养工作状态数据采集平台统计

五、社会服务能力

1.专业结构日趋合理

学校以突出需求为导向,适应国家战略和区域主导产业,逐步形成面向市场、优胜劣汰的专业动态调整机制,确定了“学前教育”“软件技术”为学校重点打造龙头专业,形成了4个专业群,与区域产业发展紧密衔接,较好服务于地方经济发展。

学校在专业建设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现有教育部高职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项目(骨干专业)2个,中央财政支持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2个,省级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2个、二等奖2个,省级高职教育示范专业2个,省级服务产业特色专业群2个,省级高职教育生产性实训基地1个,省财政支持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1个,省教育厅科研立项项目81个,省级校园文化建设优秀成果奖2项,省级教学名师1人,市级重点专业3个。

2.向企事业单位提供更多技术服务

学校十分重视为区域产业和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主动作为,出台多项措施激励各教学单位广泛开展社会服务工作。我校与厦门味友餐饮管理有限公司深度合作,针对公司高级管理人员开展了“二元制”的学历提升及相关岗位培训。

2019年我校积极承接了省卫健委主办的1466人科次“全国健康行业职业技能鉴定考试”、福建省人社厅主办的2280人科次“人力资源管理师”考试、省文旅厅主办的700人科次的“导游员资格证书”考试、招商银行547人科次的校园招聘考试、中国银行723人科次的校园招聘考试、交通银行545人科次的校园招考的校园招聘考试等。

另外学校育婴员省属鉴定工种申报成功;组建普通话实训室,并成功申报普通话考点。

六、存在的主要问题,改进计划和发展方向

综上所述,学校在办学基础能力、教师队伍建设、专业建设、学生发展以及社会服务等方面,能够较好地满足社会对高职教育多样化的需求,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求知、求技、求职等多方面的需要,但与优质高职院校建设目标相比,还需要在以下方面持续加力。

1.办学基础能力

一是校园占地面积还不能很好地满足办学需要,实训场地相对紧张,学生住宿条件还在持续改善中;二是学校信息化建设还需进一步整合,加强推广,提高应用程度;信息化教学平台和网络课程资源利用还有待加强。

下阶段,学校将进一步扩大办学主体,引进有实力的企业集团共建,使学校的校园面貌和办学条件得到根本性的改善,从而实现学校的可持续发展。在学校用地问题短期内难于解决的情况下,将充分发挥地处厦门软件园三期核心区的区位优势,积极争取主管部门和厦门市政府的支持,一方面继续扩大租赁“软三”用房面积,另一方面拟与学校所在地溪西村合作,利用“软三”的“金包银”工程用地,共建可容纳1万名左右学生的公寓及生活配套设施”,同时主动作为,深入开展与“软三”对口企业的产教融合,校企共建专业,并将专业实训室设在企业,这样既可以解决教学空间相对不足问题,又能使专业人才培养更加符合企业的需求,真正实现专业与产业对接,校企协同共育人。其次,抓住与中国移动集美分公司合作的契机,加快校园信息化建设步伐,提升教育教学信息化水平,引入优质在线教学平台和网络课程资源,力争到2021年建成支撑学生、教师和员工自主学习、科学管理和快乐生活的智慧校园和数字化环境,为教师教学科研和学生学习生活提供优质服务,为学校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2.教师队伍建设

一是来自行业企业的高水平、高技能和高素质教师仍然不能充分满足专业实践教学需求;二是“双师型”教学团队还有待进一步整合,教师实践教学水平和服务社会能力还有待提高;三是兼职教师管理有待制度化和规范化,兼职教师库有待完善。

下阶段,学校将通过引进与培养相结合的手段,引进行业企业的一线技术骨干,特别是校企合作企业;建立健全师资分层分类培养体系,构建“双师型”教师队伍的激励机制、保障机制和动态考核机制。通过进一步落实“教师下企业锻炼”、“教师‘一师一企’实践活动”等措施,提升教师实践水平和服务社会能力,充分利用校内企业、研究所、“集美区公共实训基地”、“兴才智谷”等平台和厦门软件园三期的区域优势,深化校企合作,产学研结合,推进校企联合技术攻关,为企业转型升级提供智力服务,提升专业服务产业能力,加快“双师型”师资的培养,努力实现“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十三五”师资建设目标。

3.专业建设

一是企业深度参与专业建设的激励机制有待完善;二是专业和教学层面的产教融合程度有待提升。

 下一步,学校将重点遴选优质企业共建专业,整体推进校企深度融合项目。各专业积极拓展与知名企业的协作,加快与合作紧密型企业往更深层面上融合。通过“校企共建专业实训室、实训基地”、“校企教师资源共享”、“校企共同实施教学实训实习指导”等模式,强化知行合一、“教、学、做”一体。扎实推进现代学徒制试点项目工作,建立“招生即招工、入校即入厂、教师和师傅双导师、员工和学生双重身份”的“二元制”人才培养新机制,真正实现人才培养与产业企业实际需求“无缝对接”和校企双主体协同育人。

4.学生发展

一是第一课堂素质教育和第二课堂学生素质拓展融合度还不够;二是少数专业的课程体系和职业技能鉴定融通还不够。

下阶段,学校将通过学分认定与转换管理办法,将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紧密结合,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有机结合,促使学生学习成效持续改善,综合职业能力明显增强,人才培养质量稳步提高。

5.服务社会能力

一是横向技术服务水平、横向课题转化成果能力有待提升;二是培训服务范围有待进一步拓宽。

下阶段,学校将加强对社会服务工作的领导,统筹规划,主动寻求服务渠道;完善科研与技术服务管理机制,培育创新团队,进一步提升科研与技术创新能力;落实培训项目化管理措施,完善激励机制,全面加强社会培训。

七、结束语

根据高等职业院校社会适应需求能力评估数据分析,我校能较好地适应行业和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为行业和地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人才支持和技术服务扶持,但也存在了一些不足和短板。今后,学校将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引下,全面贯彻党的教育风针,深入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全方位开展教育教学改革,完善治理体系,提升治理能力,推进产教融合,全面提高人才培养、科学研究与社会服务水平,从而激发学校办学活力、提升适应社会需求能力,更好地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

 

 

 

 

厦门兴才职业技术学院

20201027

 

核发:xmxcdzb 点击数:976收藏本页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闽ICP备05019609号-1